6月18日至26日,石門縣子良鎮(zhèn)連續(xù)遭遇兩輪強降雨襲擊,累計降水量約400毫米,多處水庫出現(xiàn)溢洪現(xiàn)象,防汛形勢一度嚴峻。面對考驗,當?shù)劓?zhèn)村兩級干部聞“汛”而動,以“鐵軍”作風筑防線、保平安、促重建,在黨的104歲華誕即將到來之際,交出了一份守護人民群眾安全的優(yōu)異答卷,獻上了一份飽含忠誠與擔當?shù)莫毺刭R禮。
聞“汛”而動,快速響應筑防線。雨情即命令,防汛刻不容緩。強降雨警報拉響后,子良鎮(zhèn)鎮(zhèn)村兩級干部聞令即動,以高度的責任感和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堅定信念,迅速構筑起防汛抗災的堅固防線。他們嚴格執(zhí)行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,自帶干糧駐守一線,與受災村民同吃同住,寸步不離防汛崗位。縱使水霧彌漫、視線受阻,縱使洪水漫道、險象環(huán)生,各級干部毫不退縮,頂風冒雨深入地質災害隱患點、切坡建房戶、低洼易澇區(qū)等重點區(qū)域,展開拉網式排查,逐戶上門預警提醒,展現(xiàn)出“鐵一般”的意志與擔當。他們嚴格遵循“四個一律”剛性轉移要求,堅決做到應轉盡轉、不漏一人,累積轉移136戶311人。正是憑借這種無畏堅守和果斷行動,成功避免了兩起切坡建房戶因山體滑坡可能導致的人員傷亡事故,有力捍衛(wèi)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其科學避險的成功實踐,更獲得了自然資源部的關注與推介,成為基層防汛工作的典范。
枕戈待旦,前瞻應對保平安。第一輪強降雨結束后,子良鎮(zhèn)干部并未放松懈怠,而是以飽滿的精神風貌轉入迎戰(zhàn)第二輪暴雨的臨戰(zhàn)狀態(tài)。他們不等上級指令,主動下沉,深入水庫、地質災害治理點和切坡建房戶家中,細致查看受損情況,對潛在風險區(qū)域及時進行加固維護,并同步開展防溺水設施專項檢查,對因強降雨可能損毀的設施進行排查,迅速補充救援設備和警示標識。尤為關鍵的是,在第二輪強降雨來臨前,他們已前瞻性地完成了相關區(qū)域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。這種主動作為、靠前部署的前瞻性工作方法,為子良鎮(zhèn)平安度過接踵而至的汛情奠定了堅實基礎,向群眾交出了防汛大考的滿意答卷。
干群同心,攜手重建美好家園。暴雨雖止,災痕猶存。連續(xù)強降雨導致子良鎮(zhèn)部分村組道路被沖毀、路基塌陷,安全飲水設施也遭受不同程度破壞。面對災情,當?shù)攸h委政府不等不靠,迅即將工作重心轉向災后恢復重建。雨勢稍緩,行動即始。鎮(zhèn)村干部立即組織干群力量,調動機械設備,爭分奪秒對損毀路段展開緊急搶修:清理路面落石淤泥、設置醒目警示標志、全力打通交通“生命線”,保障群眾基本出行。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,干群血肉聯(lián)系愈發(fā)深厚。當?shù)厝罕姴坏忍栒伲园l(fā)清理村組道路上的落石、斷枝和淤泥。許多在外的子良籍人士心系故土,時刻關注家鄉(xiāng)災情,主動與村委保持聯(lián)系,紛紛表態(tài)“家鄉(xiāng)有需,隨時支援”,彰顯了深厚的故土情懷和強大的凝聚力。這支風雨淬煉的干部隊伍與心手相連的廣大群眾,共同譜寫了災后重建的動人篇章。
在嚴峻汛情考驗面前挺身而出的子良鎮(zhèn)干部隊伍,以不怕苦、不怕累、不懼危難的過硬作風,用血肉之軀筑起了守護百姓的“安全防線”,成功經受住了重大自然災害的極限挑戰(zhàn)。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,彰顯了關鍵時刻沖得上、頂?shù)米 ⒋虻泌A的硬核擔當。據悉,從2023年“8.27”特大洪災的“零傷亡”奇跡,到此次連續(xù)強降雨下的成功避險與有序重建,這是子良鎮(zhèn)干部隊伍又一次證明他們是一支讓黨放心、讓人民信賴的基層“鐵軍”。(通訊員 陳澳)
責編:陳方
一審:陳方
二審:湯世明
三審:王超
來源:華聲在線
免責聲明: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,不應作為投資依據。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(fā)布,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。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。一旦因此引發(fā)版權糾紛,權利人提出異議,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,刪除相應內容。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,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,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。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38160107#(#改成@)qq.com。